十部电影,带你重温巴黎圣母院的美景
2024-06-21 05:25:31
《变形计》陈玉林:靠知识改变命运,终成北工大学霸
在互联互通的现代社会,我们可以通过很多种手段获取到各种信息,从不同的方面去认识世界。
我们见过城市的繁华、领略过各地的美景。
我们可以迅速接收到各种新的信息、感受科技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变化。
这是我们所遇见的,这个世界美好的一面。
然
而,凡事都有两面性,这个世界有温暖的一面,也有其残酷的一面。在见证世界美好的同时,我们也看到了世界不完美的地方。
比如处于偏远地区的一些家庭仍然贫困,许多住在那里的人过着十分艰苦的生活,
比如有一些孩子仍然无法接受到良好的教育,更不要说接触更多新奇的事物。
陈玉林便是这许多孩子中的一员。
幸运的是,他遇到了一个非常好的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也非常争气地把握住了这一次的机会。
留守儿童,艰难生存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人涌入大城市寻找机会,很多原本生活在农村的人也远离家乡,出去打工挣钱。
而这也产生了一个严重的问题,即留守儿童的生活和教育问题。
陈玉林是万千留守儿童中的一员。
他家有五口人,父母、哥哥和弟弟,还有他本人。因为家境贫困,陈玉林的父母常年在外打工,赚钱养家,也因此陈玉林并不能经常与父母相见,享受父母的宠爱。
并且因为陈玉林是家中的老二,往往还承担了较多的责任。
陈玉林小小年纪,就不得不快速成长,用瘦小的肩膀撑起这个家庭。
留守儿童的问题在最近几年得到广泛关注,很多人为解决这一社会难题而出谋划策。
一档名为《变形计》的节目让留守儿童的生活现状更加清晰地展现在众人的眼前。
而陈玉林也因为参加了这档节目而获得了改变自己人生轨迹的机会。
参加节目,收获同情
陈玉林参加了《变形计》这档节目。
他与城市里富裕家庭的小孩短暂地“交换人生”,他去体验繁华的城市生活,
而城市家的小孩则去体验艰苦的农村生活。
不知道陈玉林在最初接收到节目组的邀请的时候怀抱着怎样的心情,想必是又惊又喜吧。
对即将去往陌生的环境、开始短暂的全新生活而感到惊慌,但又对自己能够获得这样难得的机会去看看外面的世界而感到喜悦。
陈玉林在节目中的表现和遭遇让人心疼。
我们能够明显地看出他的茫然和无助、他的不适应和不知所措。
节目里有一段镜头,记录了陈玉林前往城市里的新家庭的过程和遭遇。在出发的时候陈玉林带了一份自己悉心准备的礼物,一只鸡。
对于很多家庭殷实的人来说,这算不得是什么贵重的东西,但对于贫穷的陈玉林一家而言这却是一份体面有诚意的礼物。
然而到了机场的时候,陈玉林却遇到了一点阻碍。
这份礼物有可能无法送到新家庭的父母的手里。
陈玉林焦急万分,尚显稚嫩的脸庞满是焦虑和失望,让人看着十分揪心和同情。
还好,在工作人员的帮助协调下,这份意义非凡的礼物还是抵达了新的家庭。
身陷沟渠,心向明月
陈玉林年纪虽小,但却十分懂事。
在城市家庭里生活的那段日子,他始终谦逊温和。他接触到了很多新奇的事物,看到了许多以前从未见过的东西,但他并没有因此而变得物质和虚荣。
相反的是,
在见证了世界的美妙之后,陈玉林更加坚定了自己要好好学习的信念。
其实,陈玉林一直非常渴望得到学习的机会,渴望坐在明亮的教室里学习知识,充实自己的头脑。
但是因为当时哥哥正在准备升学考试,而年幼弟弟也需要照顾,所以陈玉林主动让出了这个机会。
令陈玉林始料未及的是,那个口口声声说要准备考试的哥哥,居然并没有在好好复习,而是在外“潇洒”,
这个残酷的现实让他心痛不已。
后来,陈玉林回归了学校,即使条件艰苦,也坚持不懈地学习。
最终,陈玉林的努力都获得了相应的回报,他以全校第二的优异成绩考入了一所还不错的高中。
升入高中的他依旧热爱学习、坚定着自己的信念。三年后,陈玉林也凭借自己的努力如愿被
北京工业大学录取。
陈玉林完成了一次令人惊喜和感动的逆袭。
陈玉林大学毕业后,进入了现在非常热门也非常有前景的互联网行业。据了解,他现在是一家互联网公司的程序员,做着技术类的工作。
他的生活虽然平淡,但是十分温馨。也许很多人对他如今的成就不以为意,但是他已经尽力做到了最好。因为逆袭,远比想象中更难。
他自贫穷偏远山区走出,生活贫穷,教育资源匮乏,但他仍然考上了211大学,他背后的付出比我们想象的更多。
陈玉林以实际行动告诉了我们努力的意义,
他的经历用八个字形容,那就是“身陷沟渠,心向明月”。
越努力越幸运
人们常说,努力也许还有希望,不努力那是一定希望都不会有了。
对于陈玉林而言,也是如此,所以他获得来来之不易的机会之后,格外珍惜、也格外拼命。
与陈玉林一样贫困、参加了《变形计》这档节目的孩子还有很多,但是最后真正做到改变命运的,并没有几个。
一位名为邹韵的主持人曾在一档节目里说过:“支撑我走到现在的并不是运气,而是越努力越走运。”
这句话也是陈玉林的人生写照,越努力越幸运。
不是所有留守儿童都是陈玉林
陈玉林的逆袭固然让人欣慰和感动,但是需要明白的是并非每一个留守儿童都是陈玉林。
很多留守儿童并没有这么幸运获得机会改变人生、很多留守儿童也并没有知识改变命运的念头。
他们也许早已经被贫穷磨灭了意志,只想浑浑噩噩过完此生。
因此,
我们不能只关注个别留守儿童走出贫困的例子,还有关注更多留守儿童的生活状况和学习状况。
这是需要全社会一起努力解决的难题。
我们应该致力于贫困地区的教育发展,平衡地区之间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我们应该为留守儿童争取合理正当的学习机会,比如放宽一些外来务工子女求学的条件等等。
当然,到底该如何改变目前的这个局面,还需要更深入的研究分析,以及更多的实践。
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这些困扰着我们的难题都能被解决。
2024-06-21 05:25:31
2024-06-21 05:23:16
2024-06-21 05:21:01
2024-06-21 05:18:46
2024-06-21 05:16:32
2024-06-21 05:14:17
2024-06-20 16:55:49
2024-06-20 16:53:34
2024-06-20 16:51:19
2024-06-20 16:49:04
2024-06-20 16:46:50
2024-06-20 16:44:34
2024-06-20 16:42:20
2024-06-20 16:40:05
2024-06-20 16:37:50
2024-06-20 16:35:35
2024-06-19 18:53:04
2024-06-19 18:50:49
2024-06-19 18:48:34
2024-06-19 18:4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