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2019年度十佳电影榜单
2024-06-21 05:14:17
《道德经》: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该怎样理解这句话?
全网全平台原创,禁止转载!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俞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天地不仁——这个不,是没有的意思,类似的词比如:不才(没有才能)。某虽不才,愿替马幼常回。不才者得以自容,才者亦无以自见。
仁——仁慈偏爱。不仁,不是不仁不义的意思,而是没有偏爱。
天地不仁,是指天地无所偏爱。老子认为天道是无为的,也就是顺任自然的,而天地间的一切事物,也都依照自然的法则运行着。天地只是自然的存在,并不会对某些事物有所偏爱、对其它事物又有所厌弃。
刍(chu)狗:古时候祭祀用的草扎成的狗。人们把草做成刍狗时,对它没有什么偏爱或重视;祭祀完了就扔掉它,也不是厌恶它或轻视它。完全是自然而然,没有半点个人情感,主观意愿在里面。天地以万物为刍狗,是说天地对万物无所偏爱,而任其自然生成或毁灭。同样,圣人不仁,是指有道的圣人对百姓无所谓爱与不爱,而只是任其自然休养生息。
橐(tuó)籥(yuè):古代鼓风吹火用的,就是一种风箱。
犹,"如同"、"好象"
屈:竭尽,穷尽。
俞:通愈,更加的意思。
多言数穷:穷,困境
这句的意思是统治者政令频繁,只会加速败亡。
守中:中,通盅,也就是冲,就是第四章道冲的冲,指内心的虚静。守中:守住虚静。
天地是无所谓仁慈的,也谈不上仁爱,更不会偏袒,它是客观公正的,任凭万物自生自灭,而不会妄加干预。圣人也是没有仁爱的,任凭人们自作自息,而不是妄加教导。天地之间,就像个风箱一样,它空虚而不枯竭,越鼓动风就越多,生生不息。保持空虚,能量就可以无穷无尽,由于运动,使能量释放,宇宙万物形态因此发生改变。这一切,其实都是道在起作用。道的特性就是虚空,所以应该无为而无不为,不合乎规律的折腾只能使自己运气越来越差,不如保持虚静
立场不同,角度不同,对道德经的理解也就不同,无所谓对错,对自己有益就好。道德经没有固定的解读标准,也没有权威和专家,更不要轻信什么大师,心领神会,学以致用最重要。
推崇备至的孙子兵法,就是根据道德经的原理演化而来。道家,把它看做养生经典 ,修仙秘籍。现代管理学很多理论也是借鉴引用道德经,从而更加科学,完善。今天的道德经,更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可谓包罗万象,五花八门
其实《老子》中关于天、地、万物、大国、百姓、兵等等都是比喻。春秋战国时期流行身国同构的理论体系。老子用天下喻身,用百姓喻物,用君王喻心。己身是小天下,天下是大己身。家国天下,都是一体,说的是天下,其实还是说自身。自身对了,家天下都对了,世界也对了
①"天地"是由"道"产生的,它没有意志,没有好恶,客观公正,不偏爱,不管你怎么想,怎么做,他就那样,自然而然,按照它自身的规律运行
天地包罗万象,天地有情,天地亦无情。有情无情,各人际遇不同,感受自不会相同。
天地就这样,自然而然,无所谓仁与不仁,赏罚分明,因果自找
天地不会偏爱,人人都有使命,来到这个世间,必有缘由,什么缘由呢?——佛家讲的业力,老子说的道
佛教认为,一个人的苦和乐,是以善业和恶业作为"因",与众多复杂的"缘"结合以后形成的。总的来讲,你种下什么因,就会生什么果。
老子的观点是,道就是一切的根本,是天地万物的根本,当然也是人的根本,这个根本你可以理解成本质的组成,有人说是灵魂,总之是很能捉摸但又的确存在,只不过这个名称一时不能接受罢了。随缘而来,缘尽则去,去而未灭,生生不息。
使命完成了,就会像丢弃的草狗,这没有什么好与不好,对于不对,天地就那样,人就那样,猪狗牛羊就那样,这就是法则,这就是道。天地遵循这种法则,冷静客观,不偏不倚
②有人说,天地无情,有人说天地有爱,其实天地只是无私
每个人看天地感受都不一样,但,这又能怎样,人还是人,天地依然
做人有做人的法则,做事有做事的规律,不能凭个人喜欢,爱憎,而应该遵循规律,规则
比如,客户刁难你,你不能说我讨厌他,我不可能对他笑脸相迎,大不了不做他的失意,叫他滚蛋,那你就错了
客户刁难你是站在他的利益出发点,刁难你是正常,是客观规律,不刁难你,主动奉迎,那你反而要防着点,刁难只是生意的真正开始,你要放下各种感受,他没好脸子,你不能没有,只有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为对方解决实际困难,生意才可能做大,才可能长久,这就是法则规律,这就是道
③一个国家民族,是不是真正强大,就看这个国家民族的人民,是以人情世故为做人标准,还是以客观规则为做人准则。讲情面,漠视规则,犹如人不遵循天道,这是致命的弊端,虽可以安稳一时,却暗藏危机
功高盖世又如何,在世间的使命结束,因缘了结,就得像践踏的刍狗一样,面目全非,渐渐消亡。再多的钱财,权势,不能抵抗天道的规则。比人情的格局更大的,是道义。它不违背规则,不漠视契约,便是因为它的"大"
④放下执着,遵循道,按本质规律做事,放下怨天尤人,放下私心杂念
天地按照道的规律法则运行,不以人情感受为转移,所以说天地不仁,没有仁爱不仁爱,各人有各人的前因后果,自然际遇大不相同,感受也不一样,有情无情,全由道客观,公正的呈现。
人的一生,就是为了完成各自的责任使命,所有的使命都完成了,生命也就终结了,随业流转,随缘聚散。发生的就是必然,没必要抱怨,与其哀怨,不如坦然,快乐在我,富贵在天,名利看淡,得失随缘。
悦读国学原创 转载须注明
原创不易,欢迎关注,留言评论!
2024-06-21 05:14:17
2024-06-20 16:55:49
2024-06-20 16:53:34
2024-06-20 16:51:19
2024-06-20 16:49:04
2024-06-20 16:46:50
2024-06-20 16:44:34
2024-06-20 16:42:20
2024-06-20 16:40:05
2024-06-20 16:37:50
2024-06-20 16:35:35
2024-06-19 18:53:04
2024-06-19 18:50:49
2024-06-19 18:48:34
2024-06-19 18:46:19
2024-06-19 18:44:04
2024-06-19 18:41:50
2024-06-19 18:39:35
2024-06-19 18:37:20
2024-06-19 18:3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