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黄权(三国黄权的儿子)
2024-01-12 22:03:14
端午节的习俗(一文读懂端午节的前世今生:除了吃粽子、赛龙舟,各地还有这些习俗)
端午节,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在这一天,人们会赛龙舟,吃粽子,挂艾草等。端午文化在世界上影响广泛,世界上一些国家和地区也有庆贺端午的活动,2009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将其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端午节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
端午节(图源:网信桃城)
端午节由来
在我国传统节日中,端午节有别名近30个,堪称节日别名之最,如端阳节、重午节、五月节、午日节、浴兰节、菖蒲节、女儿节、龙舟节、龙日节、天中节、地腊节、躲午节、当五汛、解粽节、粽子节、屈原日、诗人节等。
端午节在中国传统节日里名称最多,由来也多,有说是为了纪念屈原,有说是为了迎接伍子胥,还有人说“五月五日”为“恶日”,所以人们才会喝雄黄酒挂艾草,以求避疫。
一说认为端午节是“龙的节日”。闻一多先生《端午考》考证端午节是古代吴越民间举行图腾祭的节日,他认为端午节实际上是一个“龙的节日”。
二说认为端午节是纪念楚国爱国诗人屈原逝世。屈原投江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为了不让水里的鱼虾啃噬屈子的尸身,他们便乘船沿江漂流,将饭团投入水中,后来演变成了吃粽子,赛龙舟的习俗。
屈原(图源:新华社)
三说是据《礼记》记载,端午源于周代的蓄兰沐浴。
四说认为据东汉时期蔡邕《琴操》中记载,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先贤介子推。
五说认为宋代高承《事物纪原》刊文,端午源于春秋时期的越王勾践。
六说认为梁宗懔《荆州岁时记》转述端午是为迎“涛神”伍子胥。江浙一带百姓每逢端午,便逆流而上举行各种仪式以悼念伍子胥。
七说是据《会稽典录》一书记载端午是为纪念孝女曹娥,相传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曹娥年仅十四岁,她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
八说认为在《道书》中记载,五月初五是祭祀先祖的日子。
九说是汉代人认为五月五日为恶月、恶日,所以人们在这一天插艾叶,喝雄黄酒,是为了“辟邪”。
端午节的习俗
端午习俗内容丰富多彩,全国各地因地域文化不同,存在习俗内容或细节上的差异。
赛龙舟
赛龙舟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划龙舟纪念屈原。
赛龙舟是多人集体划桨竞赛,是端午节的一项重要活动,至今在我国南方沿海一带仍十分流行。这是民间信仰中崇拜龙的一种形式,借龙的神威祈福、辟邪。赛龙舟分为请龙、祭龙神、游龙和收龙等几个环节。龙船竞渡前,先要请龙、祭神。在端午前要从水下起出,祭过神后,安上龙头、龙尾,再准备竞渡。
吃粽子
吃粽子是端午节的重要传统习俗之一,主要材料是糯米、馅料,用箬叶(或柊叶、簕古子叶)包裹而成,形状多样,有尖角状、方状等。由于各地饮食习惯的不同,粽子有咸粽和甜粽两大类,北方大多以吃甜粽为主,南方则更偏爱咸粽。
佩香囊
佩香囊是端午传统习俗之一,香囊内通常填充一些具有芳香开窍的中草药,有清香、驱虫、避瘟、防病的功效。端阳以四色线系臂,并佩戴香囊,小巧玲珑精致可观,现已成为一种普遍的工艺品。
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在南方一些城市,青年男女还用香囊来表达浓浓爱意。
跳钟馗、悬钟馗像
跳钟馗是一种民间舞蹈,又称“嬉钟馗”,源自北宋,是古徽州遗存下来的一种传统民俗表演,体现了民众崇尚钟馗的刚正不阿和祈盼除害降福的美好愿望。在民间,钟馗是避邪扶正的象征,端午跳钟馗,寓意为消除五毒,四季平安,人寿年丰。
钟馗捉鬼是流行于江淮地区的端午节习俗,在江淮地区,家家悬钟馗像,用以镇宅驱邪。
拴五色丝线
五色丝线,俗称五色丝、五彩丝。中国古代崇敬五色,以五色为吉祥色,端午清晨,各家大人起床后第一件大事便是在孩子手腕、脚腕、脖子拴上用红绿黄白黑色粗丝线搓成的五色线。系线时,禁忌儿童开口说话。还有一种说法,是在端午节后的第一个雨天,把五彩线剪下来扔在雨中,意味着让河水将瘟疫、疾病冲走,带来一年的好运。
饮雄黄酒
端午饮雄黄酒的习俗从前在长江流域极为盛行。雄黄是一种中药材,能治百虫毒、虫兽伤,民间有“饮了雄黄酒,百病都远走”等俗语。但现代科学研究表明,雄黄酒外用尚可,内饮则有害,需慎重。
中韩“端午”大不同
端午节在我国传统文化节日中,占据着不可或缺的地位,在世界上也有着很深的影响力。
2005年,韩国成功将“端午祭”申遗之后,很多人认为是抢了中国的端午节,时至今日,还有很多中国人对此忿忿不平。
其实,韩国江陵端午祭与我国的端午节其实并不是一回事。韩国的端午祭实际上由舞蹈、萨满祭祀、民间艺术展示等构成,这与中国人吃粽子、划龙舟、纪念屈原的端午节完全不同。唯一的相同点是时间相近。
名称不同。在我国,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端五”或“重五”。由于古代“五”与“午” 相通, 因此,“端五”“重五”亦称为“端午”“重午”,是我国民间夏季重要的传统节日。
韩国的“端午”,时间上与我国农历的五月初五相同,他们也称之为“重午”“重五”“端阳”“五月节”,传统称为“上日”。“端午”从字义上解释为“初午”,属五月第一个“马日”。五月本是一个阳数(也称为奇数),初五即是两个阳数相遇,他们与我们一样有着重视奇数日相遇的习俗,因此定为一大节庆日。
起源不同。对我国端午节起源,民间广为流传的一种说法是纪念伟大的民族诗人屈原。屈原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政治家、文学家、诗人。他秉直爱国,政绩显著,却被罢黜,怀着无限悲痛的心情,于五月初五投汨罗江而死。屈原死后,楚人怀念他,在每年端阳节时向江心投掷粽子、油糕等食品,用意有二:一是让江中的蛟龙鱼鳖等吃这些食品,免得伤害屈原尸体;二是祭奠屈原,让他的亡灵亦享有人间的食品。另有图腾祭日、镇妖避邪日、伍子胥的忌辰、纪念东汉孝女曹娥等说法。
江陵端午祭期间的祭祀仪式主要来自神话传说,他们所祭祀的神灵是“大关岭山神”、洞(村落)城隍,被神化的人物有十二位之多,如金庾信、国师城隍“梵日国师”、大关岭国师女城隍郑家女等。
习俗不同。相传,楚国的爱国诗人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百姓驾舟顺江而下打捞他的尸体,当时正在湖上打鱼的渔夫们得知后,也竞相划舟帮助打捞。捞而不得,渔人们悲痛万分,其中一人将带给屈原的粽子和鸡蛋投入江中,以期鱼虾饱食之后免去吞食屈原的尸体。一名老医生把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欲药昏蛟龙水兽,让它们远离屈原的尸体。久而久之,便有了端午节赛龙舟、端午食粽、饮雄黄酒等习俗。
农历五月酷暑炎热,古人认为这是一个恶月,从而形成了一系列避邪驱瘟的风俗,如端午节这天,人们也会早早地把艾枝和菖蒲悬挂在门边,其枝叶上散发出清香,据说挂上这两件东西能保平安,病魔瘟邪都能挡在门外。
韩国的端午祭,在这一天要吃“艾子糕”,喝益仁汁,妇女们用菖蒲汤洗头发或饮用菖蒲水,或用菖蒲露化妆,称为“菖蒲妆”。士大夫人家的门柱上贴朱砂符借以避邪,君臣之间要互赠端午扇表示祝贺。
江陵地区的端午祭,有着烦琐的祭祀仪式,祭祀、演戏、游艺是其主要内容。如果从迎神的“前夜祭”算起,一般要举行五个昼夜;如果从“山神祭”算起到送神止,时间长达20多天;如果从“谨酿神酒”算起,则长达一个月的时间。其中的祭祀仪式保存了完整的形式和内容,可以说是韩国江陵端午祭的核心。
影响力不一样。中国的端午节和韩国的端午祭还有一个非常大的不同在于,中国的端午节几乎是全民共庆的一个节日,中国56个民族中有36个民族是过端午节的。
在韩国,对于端午祭,江陵之外的其他地区中很多的韩国人已经不是很了解了。
(极目新闻综合网信桃城、新华社、新华网报道)
(来源:极目新闻)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
2024-01-12 22:03:14
2024-01-12 22:01:09
2024-01-12 21:59:04
2024-01-12 21:56:59
2024-01-12 21:54:54
2024-01-12 21:52:49
2024-01-12 21:50:44
2024-01-11 21:19:17
2024-01-11 21:17:12
2024-01-11 21:15:07
2024-01-11 21:13:02
2024-01-11 21:10:57
2024-01-11 21:08:52
2024-01-11 21:06:47
2024-01-11 21:04:42
2024-01-11 21:02:37
2024-01-11 21:00:32
2024-01-11 06:55:15
2024-01-11 06:53:10
2024-01-11 06:5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