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方有1人越过军事分界线前往朝鲜
2023-12-09 14:33:40
原创 | 蒋介石后代有几个留学生?他们现在过得如何?
蒋家人后人中,除第三代蒋孝严和蒋方智怡外,第四代已无一人涉足政治。他们大都投身于商界、艺术和教育界,长期以来行事低调,留给外界一层神秘感。
蒋介石与宋美龄
蒋介石的两个儿子:蒋经国和蒋纬国
蒋介石后代有几个留学生?
蒋介石以及蒋介石后代大部分有过留学生涯。蒋介石是1908年初到日本,公费留学,从1908年初到1910年冬,进去振武学校,被分在炮兵专科。蒋介石在振武学校学习3年,1910年11月25日,蒋介石自振武学校毕业,即被分配到驻扎在本州新泻县日本陆军第13师团野炮兵第19联队实习,联队长飞松宽吾。那年他23岁。蒋介石初入伍实习,军衔为二等兵,后升为一等兵。并未拿到正式的文凭。
蒋家第二代
蒋经国
1925年10月25日,蒋经国起程前往苏联。1925年11月底,蒋经国和留学生们抵达了莫斯科。并进入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莫斯科中山大学创办于1925年,是当时中国革命青年心驰神往的学习圣地。第一期招收了300多名中国学生,其中40名是苏联驻国民党高等顾问鲍罗廷推荐的国民党政要子弟,蒋经国即是其中之一。
蒋介石长子蒋经国家庭合照
蒋纬国
1936年,中德合作期间赴德担任蒋百里访问德国时的少尉侍从官;1937年在德国入伍,进入德国陆军慕尼黑军官学校。蒋毕业后,于德国军中服务;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曾参与对波兰发动的闪电战。1939年后,因德日意轴心国之联盟而离德返回中华民国参加抗日战争和之后的国共内战。此后,蒋长期于中华民国国军中任职,于1946年开始进入装甲部队。退休前军衔升至上将。
蒋家第三代
蒋经国女儿蒋孝章美国读书,无具体学校名字。
蒋孝武,蒋经国二子。台湾大学政治系毕业。1969年德国慕尼黑政治学院毕业。
蒋孝勇,未有过留学经历,但是在台湾政治前途顺风顺水时,突然请长假出国进修,并将全家迁往加拿大定居。几年后加入加拿大国籍。
蒋孝严,在乔治城大学获得理学硕士学位。于1974年至1977年间在台湾地区驻美国华盛顿“大使馆”工作。
蒋孝慈,1942年3月1日-1996年2月24日,蒋经国三子,与蒋孝严为孪生兄弟。1949年赴台。东吴大学中文系、法律系双学士。美国杜兰大学法学博士。
蒋孝文, 蒋家认为蒋孝文的问题归咎于在蒋家统治的庇荫之下生活,为了解决问题,1955年蒋孝文前往美国旧金山留学。
剑桥大学毕业
蒋家第四代
蒋友松,1973年出生于台湾,是蒋介石长曾孙,蒋经国长孙,蒋孝武独子,台北道明学校毕业,1991年赴美就学,获加州柏克莱大学硕士学位,主修英文与教育。
蒋友柏少年时代举家移民加拿大,而后毕业于美国纽约大学资讯管理专业。蒋友常于纽约大学获得金融学系与经济学系双学位,并曾在Parson's设计学院设计管理学系学习。
蒋孝严儿子
蒋万安,获得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法学硕士,又用了不到三年时光,获得法学博士。
蒋友梅,1961出生在台湾台北,蒋经国长孙女,蒋孝文与徐乃锦的独生女,1980年英国剑桥大学学习。
蒋介石的曾经落魄到“旁边有狗洞我也会钻过去”
2016年9月23日,浙江奉化,备受当地政府重视的两岸城曦文创生态园暨常橙文化总部奠基。操盘这件事的,是刚满40岁的蒋友柏。奉化因蒋介石闻名,蒋友柏则是蒋介石的曾孙。但让奉化张开怀抱的却是他的另一个身份,台湾最牛设计与创意公司橙果设计创始人。
云端坠落——最美好的年纪,被挂到最危险的悬崖边
12岁那年,蒋友柏的人生被分界。在这之前,他是全台湾的小少爷。他的中文名是曾祖父蒋介石取的,英文名Demos是曾祖母宋美龄取的,上学有保镖跟随,放学后一堆人伺候……
在这之后,爷爷蒋经国去世,“蒋家王朝”落幕,父亲蒋孝勇带着全家移民加拿大,小小少年有了不能适应新环境的心酸,也有了云端坠落的悲感。他的世界变了,他的世界观则被颠覆。这之前,他是“蒋公”、“经国先生”的后人,“神圣”不可侵犯;这之后,一个大陆小伙伴奉父亲指示跑来与他绝交,说他是“蒋匪”之后,是民族罪人。
但真正的考验20岁才开始。那一年,父亲去世,家族势力进一步瓦解,贵族生活彻底结束。伤痛与迷茫中,他漫无目的地从清晨走到夜幕,边走边想,未来的道路要怎么走?他后来出版的书,多次用到悬崖这个词——《悬崖边的贵族》、《悬崖下的小道》。最美好的年纪却被挂到了最危险的悬崖边,这是他对当时的自己的定位,也是清醒而正确的认识。
痛苦挣扎——“蒋家”的荣耀和地位已在台湾实质上“破产”
彷徨中,蒋友柏想起父亲与他的长谈。当时,他执意从纽约大学辍学,陪父亲走完最后一程。蒋孝勇自幼被蒋介石、宋美龄疼爱与厚望有加,但却终生不得志。在生命尽头,他跟孩子们讲了一辈子都没那么认真,也没和他们讲过的那么多话。
他讲了蒋家的兴衰,讲了自己“无论在政治,还是在家族,都找不到合适位置”的无奈,也以亲身遭遇给了下一代“不碰政治,进军商界”的交代。已在纽约大学学习和从事过金融投资,还在马来西亚一票房地产买卖赚到上百万美元的蒋友柏,于是回到台湾,尝试在商业里找到自己的位置。
但这条路,比他想象的难。当时台湾已在“去蒋”。身份不再是他的保护伞,而是负担。他想找份工作好好干,但没人真心想雇他。换了七、八个工作,他始终感到是人家再给“蒋家”的面子。他受不了因为“面子”而得到的位子。
2001年年底,已对找工作失望的蒋友柏尝试自己创业,接管了母亲开的安亲班(相当于大陆的托儿所),也把希望寄托到带好孩子之上。为了证明自己,他高举高打,要给小孩最好的环境,要给小孩更好的教材和吃穿,但只用9个月,安亲班就因为成本大增,入不敷出无法再运转。
宣布结业的那天,蒋友柏跟20多个家长一一道歉,还深深地鞠了躬,但有的家长依然怒气冲天,对他大喊:怎么这样不负责任!没能力为什么要开?这是蒋友柏人生中第一次对外人把头低到这么低,这也把他的最后一丝高贵打趴在地上——“蒋家”的地位和荣耀,已在台湾从实质上“破产”。
绝地反击——如果大门关上,旁边有狗洞我也会钻过去
2003年,弟弟友常从西方学设计回台。已在西方世界认识到设计对商业的重要性,也对设计有自己的品味,而且千方百计想证明自己的蒋友柏,觉得设计会有大机会,拉上弟弟创立了橙果设计(DEMInc.),暗暗发誓要从这里站起来。
但这同样不容易,首先是遭遇普遍的质疑。家人反对他,当时的台湾,设计还处在旁门左道的边缘;外界不信他,认为这是他的玩票行为,因为设计是伺候人的苦活儿,是他受不了的事。
但蒋友柏认了真,也认定了。对西方经济和产业的了解让他相信,设计现在是边缘,却是未来的机会;看轻他的人,则刺激他用事实去还击。家人建议先用用关系,他也都坚决地谢绝。回台以来的经历让他认识到,靠天靠地不如靠自己。求人也要用本事去求,而不是“蒋家”的牌子。
不靠关系靠本事的蒋友柏,找来一本台湾大企业名录,从最后一页一个一个往前打电话,而且拒绝提自己是谁,只说公司想要和对方做个什么生意。“您好,我是橙果设计,可以打扰您几分钟吗?”
被人拒绝,他就再努力,“大门关上,旁边有狗洞我也会钻过去。”狗洞都没有,他就去找下一家。他说,人被逼到一个地步,就会绝地反击。业务进展缓慢,他就从长计议,“台湾大大小小两三千家设计公司,有3年我都再等,等好案子做出品牌,等别人倒下,机会就是我的。”
2007年,橙果的营业收入突破1亿元新台币,埋头干了4年的蒋友柏终于大舒一口气:“现在台湾设计界,很难找到获利比我高的。”
“蒋家”品牌——姓蒋是不可以不要的,它永远都会在
蒋友柏说,生命中很多事,既然是“与生俱来”,就没有接受与不接受,只有如何接与受的问题。对他而言,最“与生俱来”的当属“蒋家”的身份。因为“蒋家”人被看作纨绔子弟时,蒋友柏曾经痛恨这个身份,当经历将情绪化为理性,他认识到“姓蒋是不可以不要的,它永远都会在。”
蒋友柏帮人做品牌,自然知道品牌的重要。不用“蒋家”背景的他,用“蒋家”这个大牌讲述自己的故事,打造橙果的品牌,也给“蒋家”这个品牌更多注解。他出版以“蒋家”为卖点的著作,讲述蒋家,讲述父亲,讲述自己,但他讲述的目标,很大程度上是为了让人知道他的橙果设计还可以,甚至很牛逼。
在以父亲为核心的《悬崖边的贵族》中,打开书的扉页,蒋友柏放的照片不是全家福,而是橙果当时最得意的作品:一款为捷安特设计的高端自行车。他向遭过国民党迫害的人公开道歉,他建议国民党不要反“去蒋化”,他批评国民党不会搞选举设计,说自己有创意扭转乾坤,但国民党要花钱买才行。
他还给骂过国民党,骂过蒋家的人设计参加民意选举的方案,有人骂他,他则回应:我不用姓蒋的背景接生意,也不会因为姓蒋把生意往外推。所有这些的背后,都有“蒋家”品牌的闪现。他也不否认这是在利用“蒋家”这个大IP。他说:做设计就是“以名带利”,“没有名气,哪来的利益?”
他以“蒋家”彰显橙果的品牌,但却并不喜欢被称为“蒋家第四代”。他说,我喜欢当我自己的“蒋家第一代”,这个第一代是“商业蒋家”的第一代。而他的想法也很简单:只要有他在,蒋介石家族就要再起来!
早知道理论——不服输是不够的,还要把不服输训练成专业
今天的蒋友柏,在台北、香港、上海、广东、浙江等地都有分支,旗下拥有橙果、常橙、白木顾问、改变者、橙果玩童、BOU 等多个品牌。经过这些延伸与拓展,他不但把业务从设计贯穿到整合行销、品牌管理等全产业,还跨界进入儿童乐园、服装设计、园区设计等多领域。
与此同时,橙果也推出了打败Hello Kitty的“好神公仔”;畅销日本的捷安特“城市风暴”自行车;让“凤凰图腾”登上F1赛场等一系列经典设计案例……
东方设计——不做东方的乔布斯,要做东方的蒋友柏
蒋友柏现在最不服的是,西方设计界依然用高姿态看东方市场。他说,他不一定是个成功者,但一定是个勇敢者,他要用这勇敢去挑战西方设计。2008年,蒋友柏在上海成立分公司,橙果的名字被人抢注了,于是他取了“长城”谐音——“常橙”:要为中国品牌筑起一道与外资分庭抗礼的长城。
乔布斯是蒋友柏的偶像。我要做的事情一定是我最酷,我最屌,是蒋友柏最佩服乔布斯的地方。但他不想成为东方的乔布斯,而想成为东方的蒋友柏。这些年,蒋友柏已在这条路上取得相当的成绩。微软、英特尔、索尼、福特、LV、杰尼亚等国际大牌都已在他的客户名单,但他丝毫没有满足。
他说:“20岁时觉得已经可以夺天下;30岁时觉得已经可以看到胜利的曙光;快40了,才知道,前半场打的,都是小孩游戏。”
结束前半场的小孩游戏,蒋友柏的下半场,要拥抱大野心,这个野心就是真正张扬出东风设计的精气神。他把自己的创业之旅形容为地狱之行,他说:只有重新定义设计一词在东方的价值,他的这趟地狱之行,才会以仰天长啸结尾。
1996年——蒋家第3代彻底凋零的一年
1996年,蒋经国和蒋方良的3个儿子蒋孝文、蒋孝武、蒋孝勇,蒋经国和情人章亚若的双胞胎儿子之一的章孝慈,陆陆续续去世。最长寿的也不过54岁。蒋介石的5个孙子,4个英年早逝,唯一在世的章孝严,还不姓蒋,甚是凄凉。留下蒋家3代媳妇,一门6寡很是晦气。
中国,讲风水的人觉得,后代人丁异常,就拿祖坟说事了。不幸的1996年,让居住在台湾、散居海外的蒋家人,想到了他们的祖坟。蒋介石和蒋经国的棺材一直未入土安葬,等待时机,移灵大陆。从两蒋1949年离开大陆到1996年之前,蒋家后人无人扫墓。懂风水的人认为,长久不入土,对家族后代的健康很不利。
1949年,是蒋介石最后离开大陆的日子。他败了,还败的很惨。在大陆的最后一段时光,他回到了令他魂牵梦绕的老家浙江奉化溪口,为心头事做一个了结,拜先祖、望故乡、谢乡邻......
他全程步行,几乎走遍了所有跟自己沾亲带故的乡村和熟悉的地方。每到一处,象普普通通还乡的老人,和蔼可亲,尽显人情味。蒋家祠堂前,一老翁面对拦着他的卫士,急切的喊:“我要见蒋总统,为何不准见?”
听到这一切的蒋介石喝退卫士,转身迎向老者,亲切的说:“我是蒋介石,请进来。”4月24日,蒋介石在母亲王采玉的墓庐“慈庵”住了最后一晚,次日一大早,蒋母碑前,他双膝跪地,涕泪横流,蒋经国上前把父亲搀扶起来。
蒋介石最后一次大陆祭母
蒋介石伫立了很久才开口:“儿子不孝,就要离开了,事出不得已,望慈母原谅。”4月25日,是蒋介石永别故乡的一天,这日,他直奔“太康”号军舰......之后,便飞赴自己早已选好了的人生终极目的地——宝岛台湾。
此次走后,至死再未踏入大陆半步。弥留之际,蒋介石气若游丝交代着:“我死后,棺木暂时安放在慈湖,那里山清水秀,与故乡溪口的景色十分相似......“
此刻,他是动了思乡之情。喘了口气,接着说:”日后奉安于南京紫金山......“他这是希望安葬在南京中山陵附近。蒋介石是中国传统老人的思维,卒于异乡,终是希望能归葬桑榆,叶落归根。至今,40多年过去了,蒋介石浮棺依旧伴乡思,死而有憾。
1996年秋天,确诊了食道癌晚期的蒋孝勇,经过多方努力,回家的愿望终于实现了,这是蒋家后代的第一次低调的大陆行。
蒋孝勇一家早年在台湾
那时,两岸来往远不如现在方便。国台办给有关部门只说是“台湾客人”。溪口蒋氏故里售票处,他们跟普通游客一样,每人30元买票进祖宅。在导游的带领下参观这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
在蒋母碑前,600米的台阶,癌症晚期的蒋孝勇,在儿子蒋友柏的搀扶下,颤巍巍的三步一歇,也要坚持自己走到跟前。蒋友柏在回忆录里记下了这深情的一刻:“40多年了,第一次踏上回家的路,生命原点的家,我们终于回来了......”
蒋家第三代,远离台湾政治,被迫移民加拿大,手扶墓碑,自知自己时日不多的蒋孝勇,对儿子动情的说:“无论何时何地,切记蒋家后代永远是中国人!”总算替爷爷和父亲完成了回大陆故乡的心愿。三个月后,48岁的蒋孝勇了无遗憾的走了,到那边,也能给他们讲讲家乡的新变化了......
2023-12-09 14:33:40
2023-12-09 14:31:35
2023-12-09 14:29:30
2023-12-09 14:27:25
2023-12-09 14:25:20
2023-12-09 14:23:15
2023-12-09 14:21:10
2023-12-09 14:19:05
2023-12-09 14:17:00
2023-12-09 14:14:55
2023-12-09 03:17:21
2023-12-09 03:15:16
2023-12-09 03:13:11
2023-12-09 03:11:06
2023-12-09 03:09:01
2023-12-09 03:06:56
2023-12-09 03:04:51
2023-12-09 03:02:46
2023-12-09 03:00:41
2023-12-09 02:58:36